A女士,20岁,因睡眠困难、情绪低落、疲劳和注意力难以集中就诊。她的精神病史主要为双相情感障碍,以抑郁为主。A女士目前服用拉莫三嗪/d和安非他酮缓释/d,症状持续到2周前。在精神科医生调整药物时,A女士表示,大约1个月前开始服用口服避孕药,包括乙炔雌二醇和左炔诺孕酮,以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症状。她目前没有服用其他药物或补充剂。拉莫三嗪适用于癫痫和双相情感障碍I的维持治疗,也用于治疗其他心境障碍。口服后,拉莫三嗪迅速完全吸收,生物利用度高。主要代谢途径为葡萄糖醛酸偶联,导致主要非活性代谢物2-N-葡萄糖醛酸。次要代谢物包括5-N-葡萄糖醛酸和2-N-葡萄糖醛酸代谢物。复方口服避孕药含有雌激素成分,通常是乙炔雌二醇,以及孕激素成分,具体配方不同。乙炔雌二醇的代谢通过细胞色素硫酸化和葡萄糖醛酸化发生。孕激素代谢通过与共轭反应发生。本文重点关注拉莫三嗪与口服避孕药的相互作用,但需注意其他联合激素避孕药的配方,如联合避孕贴片和阴道环,预计也会以与口服配方相同的方式相互作用。双向互动虽已知抗癫痫药物与口服避孕药相互作用,可能降低疗效,但拉莫三嗪与口服避孕药之间的相互作用独特且双向。口服避孕药主要通过雌激素成分与拉莫三嗪相互作用,通过诱导葡萄糖醛酸化导致拉莫三嗪代谢增加。药物相互作用使体内拉莫三嗪血浆浓度降低2倍,增加癫痫发作或情绪不稳定的风险。对代谢的影响非常迅速,1周内浓度下降。最近一项研究表明,某些孕激素可能有助于降低血浆内拉莫三嗪水平,但机制尚不明确。若患者需联合激素避孕药治疗,临床医生应考虑增加拉莫三嗪剂量。剂量增加不应大于50-/d,治疗激素避孕前及滴定期间收集拉莫三嗪血药浓度。拉莫三嗪在双相障碍中的治疗范围尚不明确,但专家建议范围为1-6mcg/mL。停用激素避孕药时,应减少拉莫三嗪剂量。剂量减少不应超过每周每日总剂量的25%。去氧孕烯为仅含孕激素的药物,可能增加拉莫三嗪暴露量,但在其他孕激素研究未观察到。若患者开始服用纯孕激素药物,需监测患者拉莫三嗪毒性迹象并考虑监测血液水平。联合口服避孕药需注意无激素间隔,也称无药周。因雌激素快速作用,拉莫三嗪浓度在无激素期间上升,甚至翻倍,需密切监测不良反应。有人建议使用延长周期方案或连续周期方案以避免拉莫三嗪水平波动。数据表明,服用抑制葡萄糖醛酸化的拉莫三嗪和丙戊酸患者中,口服避孕药不会导致拉莫三嗪浓度降低。此时,不需要增加拉莫三嗪剂量。乙炔雌二醇和孕激素的代谢易受诱导和葡萄糖醛酸化增加影响。停药后,血清浓度可降低50%,可能导致亚治疗水平和意外妊娠。拉莫三嗪虽非诱导CYP酶的药物,但可能影响口服避孕药疗效。一项关于拉莫三嗪与联合激素避孕药乙炔雌二醇和左炔诺孕酮的研究表明,左炔诺孕酮暴露减少,导致突破性出血。一研究显示,拉莫三嗪与复方口服避孕药、仅含孕激素的避孕药或孕激素植入物联合使用,可导致预防妊娠有效性降低。若决定停用口服避孕药,拉莫三嗪剂量应降至有效剂量/d。面对青少年抑郁、焦虑及辍学等问题,家长群父母分享交流,互相借鉴经验,为孩子努力。